从中专到博士,我的十七年学历奋斗之路
突然想写点关于十七年学历奋斗的事情。
中专,在这个学历三代查、博士问出身的时代,是不是显得有些卑微了?然而,我不这么认为。
1999年,15岁。我以区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师范学校。很多人问我:你成绩那么好,为什么不去读高中?我一直认为,这个问题相当于晋惠帝“何不吃肉末”的思考。原因其实很简单:经济基础。我是家里的长辈,秉承着让位给晚辈的优良传统。我必须考上一所时间短、速度快的中专,毕业后就可以开始工作。师范学校琴棋书画什么都有教,文化课也很广泛,但考试比较宽松。我报了书法、绘画等许多兴趣班。文化课基本都是“六十万岁,六十一废”。第二学期开学后,我才姗姗来迟才知道,我就读的中专是国内学历教育层次最低的,上面有专科、学士、硕士、博士学位。幸运的是,学历并不是一锤定音的,可以通过很多方面来提高。
2000年,16岁。我踏上了学历提升之旅,报考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自学考试。我开始关注文化课程,有意识地自学英语。三年的时间里,我一一报名、学习、考试,进行自学考试。白天时间不够的话,晚上宿舍灯灭了之后我就去水房看书。周末还学了英语,练了书法,很充实。当我中专毕业时,我顺利地通过了所有的自学课程,成为了一名自学大学生。我报名参加了当地一所大学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,并以较高的成绩通过了考试。当时,普通英语教师只要求英语四级。毕业前夕,我参加了学校的书法比赛和演讲比赛,收获颇丰。多年以后,当我回顾自己的书法、演讲等爱好时,它们也是人生的宝贵财富。
2003年,19岁的他从师范毕业。该市的分配系统发生了变化。市机关子女优先参加教师招聘考试,其他人员另行通知。当时我觉得不公平,但又无可奈何,只好静静等待。这期间,我去了两所学校,做过小学语文和英语老师,但我仍然很困惑。在思考自己中专几年努力学习的目的的同时,我读了很多卡内基、拿破仑·希尔、罗伯特·清崎等人的励志书籍,也幻想过。我自己的伟大旅程。
2004年,20岁。又到了报名参加民生教师招聘考试的时间了。分配的几乎都是山区角落的小学。部分山区学校尚未通车。更令人沮丧的是,考试内容是小学一到六年级的语文和数学。我不知道参加工作后曾经喜欢的文学、英语、书法是否还有用。我的余生几乎可以一眼就看出来,但我才二十岁……刹那间,我决定放弃这次考试。叔叔翻过两座大山代课三十多年了。退休前,他终于成为一名全职教师。我很佩服像叔叔们一样的乡村教师的奉献精神。他们是中国农村教育的支柱。而我不是。
2005年,21岁。当我姑姑和叔叔听说我不想再参加教师招聘考试时,他们就安排我到西安一家小型国企当工人。可以说,这一举动改变了我的命运。不用说,工人们很辛苦,也很疲惫。起初他们不太适应三班倒的节奏,每天都感觉昏昏欲睡。经过两个月的训练,我基本上已经习惯了。随着流水线上的日子慢慢过去,我对工人平淡、有限、无聊的业余生活感到不满,准备报考本科自学和英语六级。 10月,我正式报考了汉语言文学专业自学考试,开始了上白班晚上自习,上夜班白天学习,到市图书馆学习的生活方式。周末自习室。同事们偷偷地称我为书呆子,我想:你就安静点吧,至少我不用整天谈论个人和个人的八卦。
2006年,22岁。或许是因为遗传的原因,我们姐妹都是语言文学专业比较优秀的,所以每一门自学课程我们都一定能通过,而且走得很顺利。不幸的是,CET-6不再适合社会考生。幸运的是,我学到的知识和能力都是我自己的,我的努力没有白费。年底,听说只要自学考试通过六科以上就可以报考考研,我的斗志又被激发了。记得我在家乡当英语老师的时候,学校校长几次考研不及格,所以他规定,对于考上全日制研究生的员工,不仅不会违规辞职时有合同,但学校也会奖励并送走。于是,那年年底,我考研了,笔试成绩是315分,距离分数线还差20多分。毕竟自学考试还没有结束,这次报考也只是求教,所以这个结果已经让我很开心了。
2007年,23岁。在车间工作期间,我经常撰写和投稿文章,发表在行业内外的报刊杂志上。我获得了一些文学学分。在领导的推荐下我离开了车间,被借调到总公司工作。当我第一次接触传真机、打印机等办公设备时,我总是会犯错误。我对写官方文件一无所知。各种好奇、笨拙、尴尬的场景至今记忆犹新。幸运的是,我有获胜的法宝:学习能力。在百度和书店的帮助下,我逐渐进入角色,能力不断提高。
2008年,24岁。很快就到了本科自学考试论文答辩的时间。几位教授渊博的学识、睿智的言辞和谦逊的风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我对中国古典文学很感兴趣,也一直在自己零碎的探索。如果能去大学校园听教授讲课就好了。 9月份,我购买了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材料,并请假三个多月来准备考试。好在我有六年的自学考试基础,知识比较扎实。重点是查漏补缺、改进巩固。我做了十多本学习笔记(还放在书柜里,老婆说儿子长大了会看的)。我妈妈多么辛苦)。在准备考试的复习期间,我发现了自己在记忆力、理解力和语言表达方面的潜力。长期广泛阅读文史哲书籍,对我的复习效果有很大帮助。为了尽可能节省时间,我把长发剪短了,这样更容易梳理;穿黑色衣服以抵御污渍;并选择了能装得下的最大尺寸的书包。三个月来,我没有逛街,很少打电话,几乎没有睡过觉,直到考试前一天。
2009年,25岁。 1月8日,我再次坐进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场。这次我是有备而来,信心十足。考试结束后,我继续投入工作和生活。两个月后,我发现我的成绩是414分,满分500分。不知道详情,又没有战友,我在考研论坛上发帖求助:这个分数能通过复试吗?结果,我被批评、被嘲笑,然后我才意识到,这是一个高分。几周后,学校开始复试,复试成绩也是第一。我清楚地记得,4月28日中午,我收到了西北大学文学院正式录取我为公费研究生的通知。我兴奋极了,我终于要进入大学校园了。我九月份报名的。我是班里为数不多的自学成才的学生之一,比应届毕业生大三岁。我的导师是一位温柔善良的知性女性。她耐心地教我从“土八路”向“正规军”靠拢,学会正确读书、做科研、写论文。我很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,很享受在图书馆里徜徉的时光。读书和写作让我感到非常快乐。
2010年,26岁。我认识了志同道合的同学D,后来成为了我的恋人。学习和研究仍在继续。随着读得越来越多,回想起以前写的散文,尤其是那些为了写新词、想说教而抒发悲伤的心灵鸡汤文章,我不禁会心一笑。在不熟悉这个世界的情况下。 。社会实践还在继续,因为在保证基本生存的前提下,我们还要为未来积累一定的物质基础。 2011年,27岁。我的导师和我谈论了攻读博士学位的事情。导师表示,她一般不推荐女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。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家庭和孩子太辛苦了。但考虑到我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良好的写作能力,不读博士也有些遗憾。我既惊喜又矛盾。攻读博士学位可以向更高的学术方向再迈进一步,何乐而不为呢?但考虑到我已经不年轻了,父母年纪大了,读完博士还要三四年,很多事情都推迟了,所以我陷入了犹豫。
2012年,28岁。硕士论文完成后,我和D同学领了结婚证,一生大事就此尘埃落定。接下来,考试又被提上了日程。感谢爱人的支持,我才能专心准备博士考试。我申请了我的母校和另一所大学。因为专业略有不同,需要熟悉很多新内容,所以当时的生活几乎是废寝忘食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两校笔试和面试总分均名列第一。我选择继续在母校跟随导师攻读博士学位。六月,硕士毕业前夕,我和几位同学举办了书法展。 9月,我开始了新一轮的博士学习。与此同时,为了生存,我还得兼顾工作。每天的节奏都过得很快。博士学位对专业知识、科研理论、逻辑思维等要求较高,所以每天晚上读书学习,困了就喝点咖啡或茶来提神。当我感受到学业上的进步时,我也感到非常高兴和满足。
2013年,29岁。不知道是咖啡因的缘故,还是学习压力太大的缘故。上半年,我失眠了。我的状态完全失控了,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。回想那段时光,我感觉就像是炼狱。在爱人的宽容和照顾以及导师的鼓励下,几个月后我终于恢复了正常。经历了失眠之后,我才明白,人生不是冲向前、向上攀登的。必要时需要缓冲、转弯。金秋时节,一个小生命在我体内孕育,当妈妈的喜悦也伴随着我博士论文开题的消息而来。经过深思熟虑,我决定推迟一年写论文,慢慢毕业。
2014年,30岁。六月,我的儿子来到了这个世界。我处于母亲模式,忙碌而快乐。我一直在思考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,准备了很多基础材料。我缺少的是时间、理论和想法。在导师的指导下,我一点一点地整理信息,一步步理清自己的思路。经过多次修改,我终于完成了一份纲领性的提案报告。 12月,提案报告经过了9位教授的评审。他们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,让我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。
2015年,31岁。左手宝宝,右手鼠标。一边照顾孩子,一边写论文,忙得不可开交。感谢亲爱的妈妈帮忙照顾孩子,让我能抽出时间完成学业,为道亮工作。我不想用更多的言语来描述这一年的论文写作过程。我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:苦中作乐。今天,论文终于结束了。我离毕业又近了一步,将会在社会实践中经历更多的坎坷。
2016年,32岁。获得博士学位
明年将是值得期待的一年。在过去的十七年里,学业教育的五个阶段将全部完成。前面的路还很长。无论路上遇到鲜花还是荆棘,我都会心存感激,坦然应对。因为这就是我通过努力换来的生活,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。
【特别声明】除注明原创或授权转载外,本公众平台其他文章均为转载。版权归原作者或平台所有。它们以传输信息为目的,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。本公众号尊重知识产权。如果您的权益不慎受到侵犯,请及时联系后台,我们的公众号将及时删除。